在過去三十年中,實驗室診斷AMI主要是通過測定“心肌酶譜”。但是酶學指標存在許多不足,酶活性一般在發(fā)病后一段時間才出現升高,因而對AMI早期診斷不很敏感。另外酶學指標特異性較差,在人體其他組織,尤其骨骼肌中大量存在,這些組織疾病也可導致“心肌酶”升高。此外,酶學指標在AMI后持續(xù)時間不很長,各自的診斷時間窗較短。八十年代,CK-MB活性測定曾被認為是診斷AMI的“金標準”(Golden Standard),但其在骨骼肌損傷出現假陽性確是無可爭辯的的事實。所有酶學指標均無法有效地診斷minor myocardial damage(MMD,微小心肌損傷),這對不穩(wěn)定心絞痛的診斷、預后和治療極為不利。由于酶學指標的上述缺點,人們不斷地尋找新的指標來替代它們。理想的生化指標要求:①對心肌具有高度特異性,在心肌中具有高濃度,而在其他組織中不存在或極少;②在心肌損傷時能夠迅速、大量地釋放到血液中,從而保證可以早期、靈敏的診斷AMI;③其異??梢栽谘褐谐掷m(xù)較長時間、穩(wěn)定,利于檢測;④測定時間短、費用低廉。目前尚沒有一項標志物達到同時具有上述4項特點。
九十年代CK-MB mass的測定,確定了這一指標在診斷AMI中不可替代的地位。近幾年研究證明心肌蛋白質如肌紅蛋白(Mb)和心肌肌鈣蛋白(cTn)在心肌損傷的診斷和治療監(jiān)測中更有價值醫(yī)學教育`網搜集整理。
隨著靈敏、特異的心肌標志物的臨床應用,使得心肌缺血損傷可能在發(fā)病早期檢出,因此專家們提出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(ACS)的概念。ACS是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,血小板聚集,血栓形成,致使冠狀動脈狹窄、阻塞,引起心肌缺血以及梗死的病理現象。臨床表現可以癥狀不明顯,或為不穩(wěn)定性心絞痛(UAP),或為AMI,甚至心律失常導致突然死亡。心肌蛋白標志物檢測在診斷ACS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Myogiobin目前是ACS時最早升高的標志物,cardiactroponin是ACS的確診標志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