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免費試聽
- 免費直播
11月30日 19:00-21:00
詳情11月10日 19:00-20:00
詳情對于學習脈診者來說,最為困難的應該就是確定指下脈象的名字。在過去看來一直存在著十人十個結果的問題,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清晰的、靈活的來學習傳統(tǒng)脈診,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的診斷疾病,提高臨床治療效果。
如何學好脈診并靈活掌握它、使用它呢?
首先就是要清晰的認識脈是什么。簡言之,脈涉及氣血神機三個方面。而在這三個方面當中,我們首先探知的情況應該是脈氣血的盛衰多少,而氣血盛衰所反應出來的生機狀態(tài)便是神。所以抓住氣血的盛衰,是我們判斷體質和疾病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方面。
一、掌握脈象的綱要
二十八部脈象看似龐雜,很難仔細分辨,但是如果能掌握了脈象的綱要,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確定下來,我們便會很容易從結果推斷出人體氣血的盛衰變化。下面我們將就脈的綱要來分別論述。
1、浮沉之綱——脈位這一綱領所指的是脈管管壁和皮膚骨骼之間的部位關系。在脈診之時,我們從輕觸皮膚開始,逐漸用力,直到按至骨骼層面。這一個綱領是一個豎向側值,在這個過程當中,我們不僅要探知脈管的部位,同時要探知脈管上部的力度寬度和下部的力度寬度的不同,也就是表里氣血的盛衰多少。在這一綱目里,所包括的脈象有浮、中、沉、伏四個層面。其中中層,以前醫(yī)家著作皆沒有記錄,我們現(xiàn)在應該作為我們脈診的一部分重要內容。若脈沉或者伏而有力為牢脈,無力細小則為弱脈。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晰分辨這六種脈象了。
2、遲數(shù)之綱——脈率脈的遲數(shù)所指的就是至數(shù)的多少。其包含的脈象由慢到快分別有:屋漏-遲-緩-數(shù)-疾-釜沸。其中緩脈為不快不慢一息四至的正常至數(shù),如果不兼見脈形的改變,一般不是病脈。而各家所論述的主病的緩脈當和脈管緊張度松緊二綱的松脈相似,命名的混亂恰恰是造成學習脈診困難的因素之一。因此我一般記錄緩脈皆單一表示其至數(shù),而對于因氣血不足,外感內傷所造成的脈管松弛的脈象,我們當以松脈表示。
3、虛實之綱——脈力脈的虛實是指指下脈搏脈管內血液的充盈程度。脈管內血液充盈為實脈,若充盈度不足則為虛脈。其中由強到弱包括彈石-洪-實-緩-虛-弱-微。
4、松緊之綱——脈管脈的松緊說明脈管的緊張度。其中由強到弱包括了彈石-硬-緊-弦-緩(松)-濡弱。
5、大小之綱——脈寬所謂的大小指的是脈管在指下所反映的寬度。其中包括洪脈、大脈、小脈、細脈等6、長短之綱——脈長相應的這個是指的脈管在指下的長度。脈管超過寸關尺者為長脈,不滿寸關尺者為短脈。
7、清濁之綱——脈流所謂清濁指的是脈管內血液流動的形態(tài),若血液中無雜質,則脈來清,相反則濁。其中包括清脈、滑脈、濁脈、澀脈。
掌握了以上脈象綱要之后,在診脈的過程中,按照綱要由簡單到復雜的仔細體會其脈的表現(xiàn),辨別寸關尺的不同,邊摸邊記錄,這樣就會得出一個準確的辨證辨病結果。對于復雜的兼脈,多是由基本綱要脈所組成,如牢脈既是沉+大+實+弦的綜合脈象,也就是說,這個脈象在脈位上處于沉部,在脈寬上屬于大脈寬,在脈力上屬于有力而內部充盈度較高,再加上其管壁緊張度較高,就可以定為牢脈。這個脈象看似負責,其實完全可以一步一步的將其確定下來,因為它綜合了沉大實弦脈的綜合特點,所以它所主的疾病自然是里證+實證+氣病+血病的綜合病證。再如濡脈既是浮+細+虛,而脈虛+細不浮而在沉部則為弱脈。再有平脈的緩脈既是遲數(shù)之綱的緩+虛實之綱的緩+松緊之綱的緩,也就是說不浮不沉,不遲不數(shù),不虛不實,不松不緊,不大不小,不長不短的“中道”之脈。革脈則是浮+弦+芤脈的綜合脈象。明白了脈的綱要,一下手第一步體會其是否浮沉,再體會其至數(shù)多少,然后看虛實,看松緊等,如此一一記錄下來,結合部位,根據(jù)其脈的綜合結果,便可得出復雜的兼脈主病,對于我們的客觀辨證是很有意義的,也是很有效果的,這點我希望讀者能仔細的加以應用。
二、掌握寸口脈定位
根據(jù)前人的記載,結合本人經(jīng)驗,我特別推崇《黃帝內經(jīng)脈要精微論》的“九十三字定位”。既“尺內兩傍,則季脅也。尺外以候腎,尺里以候腹。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鬲;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前以候前,后以候后。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。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”唐山老中醫(yī)劉易非先生也是對此九十三字倍加推崇,在其著作《我之脈學觀》中不斷反復強調其重要性??上У氖抢舷壬谄渲髦胁⑽丛敿毜恼撌鋈绾问褂谩饵S帝內經(jīng)》中的這段話,使得我們再一次失去了學習的機會,為此我在實踐中不斷體會,并從印證到應用,深刻的體會到這九十三字的重要性和實用性。某日我遇一病人,其不言語而伸手讓我把脈,我摸其脈右寸在浮取的時候,右寸以上靠近腕橫紋的部分比其他部分要浮數(shù)而大一點,我想起了這九十三字中的“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。”我便對其講:“你是嗓子痛吧?”對方連連稱奇。我接著講:“你是因為最近幾天外感溫熱,咽痛,頭痛,咳嗽,吐黃痰。”其連連稱是。我接著摸其其他脈位,其右關脈浮,但按至指下正中全無感覺時,其脈最強點弱沉且點稍弦右點點弦,右尺可。左寸上浮數(shù)而洪,關較弱沉點弦,尺較極弱沉而虛弱。綜合其脈象告知其外感溫熱咽痛頭痛,咳嗽吐痰,口舌生瘡,食多或食生冷硬物腹脹滿,時脅肋氣串,腰酸易痛且多左側為重。其時正值春初,據(jù)此左尺不足之象,結合其外感溫熱,故推斷其為“冬不藏精”所致,為其開藥數(shù)劑并囑咐不可房事,調理數(shù)日而愈,后以填精調氣之劑為蜜丸調養(yǎng)精虧以強壯之用。
此九十三字雖然比較詳盡,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比如對于腦部疾病的認知就很缺乏,但根據(jù)恩師王光宇先生的經(jīng)驗,腦部亦出項在兩寸,這是經(jīng)得住實踐的檢驗的。再如《四言舉要》:“左脈候左,右脈候右”等古今脈學著述的論述,已經(jīng)有人研究全息在脈上的應用了,筆者也在實踐中不斷的體會其價值所在,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所以小小寸口大有文章可作。
三、掌握脈象的主病
脈象不同,所主疾病自然有異。出現(xiàn)的部位不同,所兼的脈象不同所主的疾病也不同。很多脈書對于一個脈象的主病例舉了很多,但據(jù)我研究多為有一個脈象而兼其他脈象所主的疾病,這就不等于一個單一脈象所主的疾病。我們如果了解了單一脈象所主的疾病或者所反應的氣血陰陽狀態(tài),再了解了其兼脈所主疾病的規(guī)律,我們就可以憑脈辨證了。當然脈象的主病并不是絕對的,事物發(fā)展到極點必然走向它相反的方向。如浮脈本主表證,為外感后氣血趨向體表以抗邪的體現(xiàn),但若整個脈管都浮起到皮表之下,也就是所謂的浮而無根,那便不再是主表的浮脈而是主里的浮脈了。再如澀脈,其本來所主的疾病是氣血的淤阻,而若其脈澀兼微細虛弱,則為氣血的虧損。所以任何脈象在單一出現(xiàn)的時候很少,大多會有兼脈存在,而初學者往往認為手下的脈象沒有那么復雜,或者體會不出復雜的兼脈脈象,所以不能準確的憑脈辨證辨病,因此掌握脈的綱要,按照綱要一步一步的分別體會,綜合分析所得出的脈象,并熟悉各脈象的主病,以及在有兼脈存在的情況下主病的變化是中醫(yī)工作者和學者的一項基本功,也是重要的技能。下面例舉浮脈來說明一些問題:浮脈其主外感或者內傷后氣血的一種向外運動的趨勢。無論外感內傷,其反應的都是氣血的向外運用。若以寸關尺為上下,根據(jù)浮脈出現(xiàn)在上還是在下,也反應了氣血的上下運動盛衰。浮脈主表,但完全不等同于主表證。無論浮緩浮緊還是浮數(shù)都應建立在有力和無力,有根和無根的前提下,才能確定是否為表證。而王老師在傳統(tǒng)脈診浮脈主表證的基礎上,進一步闡釋了“浮下”的概念,說明了外感后外邪退卻或者傳變的趨勢是可以通過脈診詳細了解的,因此我們必須掌握。
浮脈以有力無力來決定虛實,而且多以兼脈來決定疾病。
浮為在表兼脈決,或為在里氣欲絕。
寸關尺中各不同,上下盛衰此為訣。
1.主表浮+緊主傷寒,浮+松主中風等等,因各種脈書多有論述故不多言。這里應該說明的是:一、虛人未必都出現(xiàn)浮脈,因其氣血虧虛,不足以外出以抗御外邪。二、若脈寸浮關尺不浮,一為外感早期,二為厥證氣血上脫。其鑒別點在于外感的脈象不會出現(xiàn)弦勁盛大若彈石的情況,而薄厥等病氣血上脫或上沖造成的危急病證則多存在類似情況。
2.主里浮脈主里,多因兼脈的存在而確定。如浮而兼芤是失血造成氣無血攝而獨亢的表現(xiàn),浮而兼散則是虛勞之病到了重度的程度所出現(xiàn)的脈象。臨證還需要仔細鑒別,不可馬虎大意,免得誤將內傷病作為外感來治療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具體分部主病,推薦大家參看《四診抉微》,以在此不再贅述。
11月30日 19:00-21:00
詳情11月10日 19:00-20:00
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