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 母 Zhimu
出 處 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
中藥材學(xué)名 Rhizoma Anemarrhenae
別 名 連母、水須、穿地龍
類 別 清熱瀉火藥
來 源 該品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Liliaceae 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Bge. 的干燥根莖。
主 產(chǎn) 河北、山西、內(nèi)蒙、陜西及東北等地。
采 收 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及泥沙,曬干,習(xí)稱“毛知母”?;虺ネ馄?,曬干。切片入藥,生用,或鹽水炙用。
藥 性 苦、甘,寒。歸肺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
功 效 清熱瀉火,生津潤燥。
鑒別用藥 石膏、知母均能清熱瀉火,可用治溫?zé)岵夥譄崾⒓胺螣?a href="http://cddzsc.cn/jibing/kesou/" target="_blank" title="咳嗽" class="hotLink" >咳嗽等證。但石膏瀉火之中長于清熱,重在清瀉肺胃實(shí)火,肺熱喘咳、胃火頭痛牙痛多用石膏;知母瀉火之中長于清潤,肺熱燥咳、內(nèi)熱骨蒸、消渴多選知母。
山西、河北、東北
該品呈長條狀,微彎曲,略扁,偶有分枝,長3~15cm,直徑0.8~1.5cm,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。表面黃棕色至棕色,上面有一凹溝,具緊密排列的環(huán)狀節(jié),節(jié)上密生黃棕色的殘存葉基,由兩側(cè)向根莖上方生長;下面隆起而略皺縮,并有凹陷或突起的點(diǎn)狀根痕。質(zhì)硬,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。氣微,味微甜、略苦,嚼之帶粘性。
【別名】蒜辮子草、羊胡子根、地參
【制法】
知母: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,去毛屑。
鹽知母:取知母片,照鹽水炙法(附錄Ⅱ D)炒干(每100斤加鹽2斤半用開水化開)。該品照上述[含量測定]項(xiàng)下的方法測定,含菝葜皂苷元(C27H44O3)不得少于 0.90%。
【性狀】該品呈長條狀,微彎曲,略扁,偶有分枝,長3~15cm,直徑0.8~1.5cm,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。表面黃棕色至棕色,上面有一凹溝,具緊密排列的環(huán)狀節(jié),節(jié)上密生黃棕色的殘存葉基,由兩側(cè)向根莖上方生長;下面隆起而略皺縮,并有凹陷或突起的點(diǎn)狀根痕。質(zhì)硬,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。氣微,味微甜、略苦,嚼之帶黏性。
1. 取該品粉末2g,加乙醇10ml,振搖后放置20分鐘,吸取上清液1ml,蒸干,殘?jiān)恿蛩? 滴,初顯黃色,繼變紅色、紫堇色,最后顯棕色。
2. 取該品粉末2g,加乙醇20ml,加熱回流40分鐘,取上清液10ml,加鹽酸1ml,加熱回流1 小時(shí)后濃縮至約5ml ,加水10ml,用苯20ml振搖提取,提取液蒸干,殘?jiān)颖?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菝葜皂苷元對照品,加苯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(yàn)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7μl,分別點(diǎn)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苯-丙酮(9:1) 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8% 香草醛無水乙醇溶液與硫酸溶液(7→10) 的混合液(0.5:5) ,在100℃ 加熱至斑點(diǎn)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(diǎn)。
春秋二季均可采挖,除去須根及泥沙,曬干,習(xí)稱“毛知母”;或除去外皮,曬干。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潮,以備切片入藥,生用,或鹽水炙用。
1.性能:苦、甘、寒。歸肺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
2.功效與應(yīng)用:
①清熱瀉火――外治外感熱病,高熱煩渴,內(nèi)治肺熱咳嗽,胃熱消渴。
②生津潤燥――肺燥咳嗽;腸燥便秘;骨蒸潮熱。
3.【用法用量】:煎服,6~12g。
4.【使用注意】:該品性寒質(zhì)潤,有潤腸作用,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。常與石膏配伍。
5. 【鑒別用藥】:石膏和知母均能清熱瀉火,可用治療溫?zé)岵夥譄崾⒁约胺螣峥人缘茸C,但是石膏長于清解中清瀉火熱,重在清瀉肺、胃實(shí)火,肺熱咳喘、胃火頭痛牙痛多用石膏;知母瀉火中長于清潤,肺熱燥咳、內(nèi)熱骨蒸、消渴多選知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