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頜面部感染基本信息:
感染生理特點
1、口腔頜面部是消化道與呼吸道的起始端,長期與外界相通,是人體的暴露部分,各種細菌在這些部位聚集、滋生、繁殖,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,容易發(fā)生感染。
2、牙齒生長于上、下頜骨內,齲病、牙髓炎和牙周病的病變若繼續(xù)發(fā)展,可通過根尖和牙周組織使感染向頜骨和頜周蜂窩組織蔓延。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頜面部獨有的感染。
3、口腔頜面部的筋膜間隙內含有疏松結締組織,這些組織的抗感染能力較弱,感染可經此途徑迅速擴散和蔓延醫(yī)|學教|育網搜集整理。
4、頜面部的血供豐富,感染可循血液引起敗血癥或膿毒血癥。顏面部的靜脈瓣膜稀少或缺如,當靜脈受到擠壓或面部肌肉收縮時,容易導致血液逆流,特別是內毗靜脈和翼靜脈叢直接與顱內海綿竇相通,使從鼻根到兩側口角連線形成的三角區(qū)內發(fā)生感染,易向顱內擴散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、腦膜炎和腦膿腫等嚴重并發(fā)癥,故稱此三角區(qū)為“危險三角”。面頸部具有豐富的淋巴結,口腔、顏面及上呼吸道的感染,可經淋巴管導致區(qū)域性淋巴結發(fā)炎,尤其是嬰幼兒淋巴結發(fā)育不夠完善,較易發(fā)牛腺源性感染。
感染的病原菌
口腔頜面部感染以化膿性細菌感染為主,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鏈球菌和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等;少見厭氧性腐敗壞死性細菌所引起的腐敗壞死性感染;偶見特異性感染如結核桿菌、梅毒螺旋體及放線菌等感染也可見到醫(yī)|學教|育網搜集整理。感染可以由一種致病菌引起,也可由多種細菌所引起,一與頜面部腔竇相通的感染常是由需氧菌和厭氧菌引起的棍合感染。感染的發(fā)生一方面取決于細菌的種類、數量和毒力一方面還取決于機體抵抗力、易感染性病人的年齡、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等多種因素的影響。